欢迎您来到廊坊市第七中学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德育之窗

廊坊七中中学生安全教育指南

发布时间:2018年11月30日 点击数:1033


中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可以为一生奠定 重要基础。中学时代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 随着 身心的不断发展, 青少年开始深入探寻生活的奥秘, 满怀好奇地撩开精 神世界的面纱。随着自我意识的逐步觉醒, 中学生们开始主动发现和认识 自己。随着思维水平和理解能力的不断提高, 他们对世界的认识越发 具体而深入。随着生活体验的日渐丰富, 青少年开始自觉磨砺意志和品 格, 思考生活的意义……这将为他们的人生长卷打上更加丰富而厚实 的底色。

中学时代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环,是孩子青春期认知社会的一段关键时期,对孩子性格的养成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学时代对人生来说是一个过渡期,中学时代不能决定你的将来发展的好与坏,但他能决定你今后人生的大致走向。下面的系列安全教育指南,可以助力青少年安全健康快乐成长。


一、中学生安全之交通安全教育指南

(一)不良的交通习惯

1.不走人行横道,不靠路右边走。

2. 不走人行横道、天桥,随意横穿马路。

3. 不注意道路和车辆信号,不服从交通管理。 

4. 在车行道、桥梁、隧道上追逐、玩耍、打闹。 

5. 穿越、攀登、跨越道路隔离栏。 

6. 在铁路道轨上行走,玩耍。 

7. 横穿铁路和钻火车。 

8. 不听从铁道口管理和信号管理。

(二)中学生骑自行车的问题

1.未满12岁的儿童独自骑车。

2.在人行道、机动车道骑车,逆行骑车。

3.骑车横冲直闯、争道强行,与机动车抢道。 

4.转弯不减速,不打手势。

5.在路口闯信号灯。 

6.骑车双手离把。 

7.追逐打闹,三五并行。

8.手攀机动车行驶,紧跟机动车行驶。 

9.骑行带耳机,加大安全隐患。

10.多人乘坐一辆电动车。

(三)中学生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

1.缺乏交通安全意识。

2.缺乏交通安全知识。

3.缺乏交通安全责任感。 

4.存在麻痹思想。

5.存在侥幸心理。

(四)正常的行路常识

1.走人行道,靠路右边走。

2.横过车行道,要走斑马线,或走天桥。

3.要注意各种信号灯的指示(红绿灯、人行横道信号灯)

4.上下汽车要避让过往车辆。

5.不在马路上逗留、玩耍、打闹。

(五)正常的骑自行车常识

1.不要骑有故障的车。

2.不在人行道上骑车,非机动车靠右行驶。

3.横穿马路最好推车行驶。

4.转弯时减速慢行,观察并打手势。

5.不要双手离把,不并肩行驶。

6.骑车不打闹,追逐。


二、中学生安全之食品安全教育指南

(一)中学生食品安全应注意的问题

1、到正规商店里购买,不买校园周边、街头巷尾的“三无”食品。

2、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食品,尽量选择信誉度较好的品牌。

3、仔细查看商品标签,食品标签中必须标注产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厂名、厂址、保质期、产品标准号等。不买标签不规范的产品。

4、看食品是否适合自己食用。

5、不盲目随从广告食品,广告的宣传并不代表科学,是商家利益的体现。     

(二)如何分清食品保质期和保存期,保质期.

保存期是指最后食用日期,即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预计的终止食用日期,超过保存期的食品不宜食用。

(三)如何正确选购饮料

1要看清标签标注、QS标志、生产日期、保质期、厂名、厂址等是否齐全,配料表中配料成分是否符合该类饮料的标准。

2要选择近期生产的产品。选购碳酸饮料时尽量选择近期生产的、罐体坚硬不易变形的产品。       

3选购饮料要因人而异。果汁饮料有一定的营养成分,适合青少年和儿童饮用,但不能长期喝或一次性大量饮用。  

(四)饮用牛奶应注意哪些:经常适量喝牛奶有利于骨骼生长发育,对提高身体素质有积极促进作用。但是如果不能正确饮用,会对身体带来不良影响。因此饮用牛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喝牛奶。“乳糖不耐者、牛奶过敏者、胆囊炎和胰腺炎患者均不宜喝牛奶”。按含脂量的不同,牛奶分为全脂、半脱脂、脱脂三类,其中全脂牛奶含有牛奶的所有成分,适合少年儿童饮用。       

2.牛奶不能当水喝。牛奶中含有大量水分,但由于是高渗性饮料,饮入过多或在出汗、失水过多时饮用容易导致脱水。

3.饮用牛奶要适量。“正常饮用牛奶不会导致蛋白质过量”。儿童、青春发育期的小孩饮用500毫升。  

4.牛奶应温饮,不宜煮沸。煮沸后牛奶蛋白质受高温作用会由溶胶状态转变成凝胶状态,钙出现沉淀,并且原本富含的维生素C和其他维生素被破坏,营养价值降低。       最后把握好饮用牛奶“时机”。“不要空腹喝牛奶,不要与茶一起饮用牛奶”,早上饮用牛奶应同时吃一些富含淀粉的谷类食物。

(五)十大“垃圾”食品及其危害

1是油炸类食品  主要危害是:1、油炸淀粉导致心血管疾病  2、含致癌物质 3、破坏维生素,使蛋白质变性。 

2是腌制类食品 主要危害是:1、导致高血压,肾负担过重,导致鼻咽癌  2、影响粘膜系统(对肠胃有害) 3、易得溃疡和发炎。     

3是加工类肉食品(肉干、肉松、香肠等) 主要危害是:1、含三大致癌物质之一亚硝酸盐(防腐和显色作用) 2、含大量防腐剂, 加重肝脏负担。     

4是饼干类食品(不含低温烘烤和全麦饼干) 主要危害是:1、食用香精和色素过多,对肝脏功能造成负担  2、严重破坏维生素 3、热量过多、营养成分低。     

5是汽水、可乐类食品  主要危害是: 1、含磷酸、碳酸,会带走体内大量的钙  2、含糖量过高,喝后有饱胀感,影响正餐。     

6是方便类食品(主要指方便面和膨化食品)  主要危害是:1、盐分过高,含防腐剂、香精,损肝,2、只有热量,没有营养。     

7是罐头类食品(包括鱼肉类和水果类) 主要危害是:1、破坏维生素,使蛋白质变性。2、热量过多,营养成分低。     

8是话梅蜜饯类食品(果脯) 主要危害是:1、含三大致癌物质之一亚硝酸盐。 2、盐分过高,含防腐剂、香精,损肝。     

9是冷冻甜品类食品(冰淇淋、冰棒和各种雪糕)  主要危害是:1、含奶油,极易引起肥胖。2、含糖量过高,影响正餐。     

10是烧烤类食品 主要危害是:1、含大量“三苯四丙吡”(三大致癌物质之首)  2、一只烤鸡腿相当60支烟的毒性 、3导致蛋白质炭化变性,加重肾脏、肝脏负担。  

(六)作为学生应掌握一定的食品安全卫生知识 ,做好个人防护,以下几点提请大家注意:  

1.购买食物时,注意食品包装有无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是否过保质期,食品原料、营养成分是否标明,有无QS标识。不能购买三无产品。  

2.打开食品包装,检查食品是否具有它应有的感官性状。不能食用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若蛋白质类食品发粘,渍脂类食品有嚎味,碳水化合物有发酵的气味或饮料有异常沉淀物等等均不能食用。  

3.不到校园周边无证摊贩处购买盒饭或食物,减少食物中毒的隐患。  

4.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自己的餐具洗净消毒,不用不洁容器盛装食品。不在食堂乱扔垃圾,防止蚊蝇孳生。  

5.少吃油炸、油煎食品   ,确保身体健康。

 

三、中学生安全之运动安全教育指南

首先,运动时衣着要整齐,穿宽松的衣服,衣服上不要别胸针、校徽、证章等。上衣、裤子口袋里不要装钥匙、小刀等坚硬、尖锐锋利的物品。不要佩戴各种金属的或玻璃的装饰物。头上不要戴各种发卡。患有近视眼的,如果不戴眼镜可以体育活动,就尽量不要戴眼镜。如果必须戴眼镜,做动作时一定要小心谨慎。做垫上运动时,必须摘下眼镜。不要穿塑料底的鞋或皮鞋,应当穿球鞋或一般胶底布鞋,或者运动鞋。衣服要宽松合体,最好不穿钮扣多、拉锁多或者有金属饰物的服装。运动时最宜穿着运动服。

体育活动应注意哪些安全事项?

1、短跑等项目要按照规定的跑道进行,不能串跑道。这不仅仅是竞赛的要求,也是安全的保障。特别是快到终点冲刺时,更要遵守规则,因为这时人身体的冲力很大,精力又集中在竞技之中,思想上毫无戒备,一旦相互绊倒,就可能严重受伤。

2、跳远时,必须严格按老师或专业教练的指导助跑、起跳。起跳前前脚要踏中木制的起跳板,起跳后要落入沙坑之中。这不仅是跳远训练的技术要领,也是保护身体安全的必要措施。

3、在进行投掷训练时,如投手榴弹、铅球、铁饼、标枪等,一定要按老师的口令进行,令行禁止,不能有丝毫的马虎。这些体育器材有的坚硬沉重,有的前端装有尖利的金属头,如果擅自行事,就有可能击中他人或者自己被击中,造成受伤,甚至发生生命危险。

4、在进行单、双杠和跳高训练时,器械下面必须准备好厚度符合要求的垫子,如果直接跳到坚硬的地面上,会伤及腿部关节或后脑。做单、双杠动作时,要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使双手握杠时不打滑,避免从杠上摔下来,使身体受伤。

5、在做跳马、跳箱等跨跃训练时,器械前要有跳板,器械后要有保护垫,同时要有其他成年人在器械旁站立保护。

6、前后滚翻、俯卧撑、仰卧起坐等垫上运动的项目,做动作时要严肃认真,不能打闹,以免发生扭伤。

7、参加篮球、足球等项目的训练时,要学会保护自己,也不要在争抢中蛮干而伤及他人。在这些争抢激烈的运动中,自觉遵守竞赛规则对于安全是很重要的。

参加运动会要注意什么?

运动会的竞赛项目多、持续时间长、运动强度大、参加人数多,安全问题十分重要。 参加比赛前做好准备活动.以使身体适应比赛。在临赛的等待时间里,要注意身体保暖,春秋季节应当在轻便的运动服外再穿上防寒外衣。临赛前不可吃得过饱或者过多饮水。临赛前半小时内,可以吃些巧克力,以增加热量。比赛结束后,不要立即停下来休息,要坚持做好放松活动,例如慢跑等,使心脏逐渐恢复平静。

学生体育运动知识也是需要及时的进行了解,对于自己在日后的体育运动中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四、中学生安全之心理健康教育指南

世界卫生组织宣言近年一再明确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躯体疾病、不体弱,而是一种躯体、心理和社会功能均臻良好的状态。因此,中学生健康不仅仅是指生理、躯体方面的,而且应包括心理方面的。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教育事业的进步,特别是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引起教育各方面的关注重视。

(一)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健康是指对学习感到兴趣,能把自己聪明才智融入学习和工作中去,能对自己有正确的评价和认识,不过高或过低估计自己的能力,能采取适合自己行为的能力。有崇高的理想,并能为创造出一个符合自己理想的环境而努力,生活和学习总是富有朝气和充实的,能和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良好的学习环境与社会环境,是青少年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但身处于同一环境里的人,心理健康的状况却不尽相同。目前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尚无统一公认的标准。综合多数心理学家和医学家的观点来看,青少年心理健康起码应具有如下标准:

1、身体健康,智力正常。身体健康、智力正常是衡量心理健康最重要的标准之一,是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基本条件。

2、人格完整,意识良好。心理健康的青少年胸怀坦白,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热爱生活,兴趣爱好广泛,具有良好的自我意识,并自尊自爱,尊重他人,善于调节自己的言行举止,使其性格、情感、行为等能符合其年龄特点。

3、乐于交流,善于结友。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善于结交知心朋友,与朋友能沟通心灵,友好相处。面对矛盾和分歧,能正确对待,妥善处理,并有乐于助人的愿望和行为。

4、情绪稳定,乐观开朗。情绪是心理健康的温度计;乐观能使人心情开朗。心境上保持相对的平衡,有稳定的情绪,就能在顺境中积极向上,谦虚谨慎,在逆境中意志顽强,战胜困难。

5、有所追求,积极进取。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理想、有信念、有追求,敢于面对现实,勇于承担责任,能确定比较切合实际的奋斗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

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

有强迫症关的学生总在想一些没必要的事情,如老想考不好怎么办,总是反复检查作业做得对不对;女生总担心自己衣服是否整齐,总要照镜子。

人际关系敏感方面有问题的学生总感觉别人对自己不友好,其他人不理解、不同情自己;当别人看到他或议论他时总感觉不痛快;有人与异性在一起感觉不自在。

有敌对倾向学生的表现是常发脾气,摔东西、大叫;常与人抬打;有理不让人,无理搅三分;有接摔东西的冲动;想控制自己但控制不住。

有偏执倾向学生的表现是总感觉自己想法和别人不一样;总觉得别人在背后议论自己;觉得大多数人不可信、不可靠;很难与他人合作。

有焦虑倾向学生的表现是总感到莫名的紧张、坐立不安、心神不定、心里烦躁、不踏实。

有适应不良问题的学生表现为不喜欢学校的课外活动,对学校生活不适应。这些在高一和初一学生身上表现得特别明显,因此学校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帮助学生克服不适应性。

有情绪不稳定问题的学生比例仅次于学习压力感,其表现是心情时好时坏,学习颈头时高时低,对父母、老师一会儿亲近、一会儿疏远。

有心理不平衡的学生的表现是看别的同学考得比自己好、比自己有钱或穿名牌服装时就觉得不舒服。另外总感觉老师和家长对自己不公平。

(一)学习类问题   因学习而产生的心理问题是中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部分,其问题有:

1.中学生负担过重学习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从而导致食欲不振、失眠、神经衰弱、记忆效果下降、思维迟缓等。

2.厌学是目前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达不到家长和教师的期望,常常产生厌学心理,青少年常因厌学而造成亲子关系紧张,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对学习差的子女教育不当,要求不严,有的家长对子女学习失去信息,放任不管,这些做法都只会给青少年造成反感,而不能解决问题。 “国家教育委员会的一位负责同志在一次会议上说,中学生厌学的有30%,有的县甚至高达60%”。可见,厌学是一个普遍问题。

3.考试焦虑,特别是遇到较为重要的考试时焦虑更为严重,甚至出现焦虑泛化现象。

我国的教育体制还不够完善,绝大部分是普通中学,学生在中学所学的知识基本上是为考大学而准备的,学生面临的是升学难、就业难、出路窄的现象,特别是那些成绩差的后进生更是感到升学无望。一种毕业后无出路的忧愁和恐慌感控制着他们,这一种情况反映在学习上,就是感到学习的沉重,讨厌学习,考试焦虑。教育结构的不合理性还表现出教学内容过难,这种情况导致了一些学生由厌恶学习发展到逃避学习,脱离学校去寻求不正当刺激,从而形成一系列品行障碍。目前一些学校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指导思想影响下,学校当中分好、差班,考试排名次,搞题海战术,采取一些违反心理健康原则的教育方法,教学手段和教育措施。这种情况,一方面,使学生的心理整天处于一种智力超负荷的高度紧张状态之中,致使学生脑神经衰弱、失眠、记忆力减退、注意力涣散,出现一些异常的学习行为与习惯;另一方面,对分数的错误看法造成学生心理上的痛苦。教师的嘲讽,同学的轻视甚至家长的埋怨和打骂,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于是厌学出现了,焦虑产生了。另外,不当的教育方法例如教学方法不灵活,带有惩罚性,也会给学生的心理造成种种问题。

(二)人际关系问题也是中学生反映较多的问题。其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与教师的关系问题。其主要问题是教师对学生的不理解、不信任而使学生产生的对抗心理,以及教师的认知偏差等情况给学生造成的压仰心理,攻击行为等问题。中学时期,教师仍然是学生的理想目标、公正代表,他们希望得到教师的关心理解与爱。如果教师缺乏理解、耐心与爱心,不能以热情的态度给予指导帮助,反而横加指责,学生则会失望。更有甚者,“教师对学生缺乏尊敬,贬低其价值的不良态度使学生的心理遭到严重的创伤。学生,特别是高年级学生往往病态地感知这一切,这也是师生间发生冲突的原因”。这种情况下,学生有一种压仰感,消极情绪产生,师生关系日趋紧张。

(2)同学间的关系问题。中学生除希望得到老师的理解与支持外,也希望在班级、同学间有被接纳的归属感,寻求同学、朋友的理解与信任。由于同学关系不融洽,甚至关系紧张,有的同学就流露出孤独感,想恢复与同学的关系,而又不知该怎样去做。

(3)与父母的关系问题。民主型的和睦良好的家庭给中学生一个温暖的归属港湾,专制式的家庭中父母与其子女之间不能进行正常的沟通,造成儿童孤僻、专横性格。家庭的种种伤痕,会给中学生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有研究认为,父母不和比父母一方死亡,会给儿童在心理问题上造成更大伤害,因为他们在父母那里看到了人际关系的恶劣性。不和父母对中学生的心理影响是多方面的,“有被抛弃感和愤怒感;并有可能变得抑郁,敌对,富于破坏性,……还常常使得他们对学校作业和社会生活不感兴趣”。他们会认为是自己的父母给自己带来并制造了痛苦,憎恨父母家庭,因为家庭是不幸的一切所在。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与社会的交往,接触越来越广泛,他们渴望独立的愿望也日益变得强列,与家庭的关系逐渐疏远,不再事事听从父母指挥,他们对父母和老师的教导产生质疑,对家庭的一些传统习惯不愿适应,尤其当家长或老师仍从对待儿童的方式对待他们而使其自尊心受伤害时,很容易引起他们的对抗心理并表现在言论和行为方面,另外,在经济上,青少年由于社交需要,很希望自己支配一些钱和物,但他们的经济又没有独立,这种独立与依附的矛盾心理常使青少年的情绪不愉快,甚至形成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紧张。

(三)青春期心理问题

(1)青春期闭锁心理。其主要表现是趋于关闭封锁的外在表现和日益丰富、复杂的内心活动并存于同一个体,可以说封闭心理是青春期心理的一个普遍存在而又特殊的标志。因而闭锁心理问题主要是指处于消极情况下的心理而言的。

(2)情绪情感激荡、表露而又内隐。青春发育期的生理剧变,必然引起中学生情感上的激荡。这种动荡的情感有时表露有时内隐。一个微笑可以使情绪飞扬,彻夜兴奋,然而他们内心里激动、高兴或苦恼、消沉而表面上似乎很平静;他们有话有秘密想与别人倾吐,可无论碰到父母或老师却又缄默不言,这种情况如果得不到理解,便会出现压抑心理,出现焦虑与抑郁。

(3)早恋。中学生一般尚未成年,我们把中学生这种未成人时的恋爱称为早恋。中学时代,正值青春发育期,而这一时期最突出的矛盾之一是性发育迅速成熟与性心理相对幼稚的矛盾。中学生由于受认识能力和个性发展的限制,特别是在教育引导不及时不得力的情况下,使得中学生的性心理的发展表现出相对的幼稚性,所以自认为认真的、朦胧状态下的恋爱出现了,尽管这种恋爱带有好奇和模仿成份,但却是一个令人十分观注的问题。

(4)易有不良习惯和沾染不良嗜好,青少年的好奇心及模仿性强,这种心理状态使他状态使他们很容易受别人影响,例如吸烟,中学时期常受家庭、伙伴、社会的影响,比其他时期更容易学会吸烟。他们常由于烦恼,想从吸烟中得到精神放松和乐趣,又认为吸烟可以显出魅力,成熟,认为男青年吸烟显得有男子汉气概,女青少年吸烟意味着男女平等,与成人不同的是,青少年吸烟还常伴有学习成绩下降或无心学习,同时沾染喝酒习惯,以及其他不良习惯等很容易走下坡。

(四)挫折适应问题

中学生的挫折是多方面的,有学习方面的、人际关系方面的、兴趣和愿望方面的以及自我尊重方面的。其原因有客观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以及个人主观因素。面对挫折造成的困难与痛苦,中学生们的反应方式有两类:消极的反应与积极的反应。消极的挫折适应方式一旦习惯化、稳固化,在一定的情境中挫折状态即使有所改变,其行为却仍以习惯化的适应方式如影随形地出现。于是,消极的挫折适应方式也就转化为较严重的、需要长期耐心教育的心理健康问题了。

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下列维护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对策:

青少年只有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健全的人格,发扬自身的优点,培养健康 心理状态,才能使自己的身心健康成长。

(一)认真上好健康教育课。青少年只有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健全的人格,发扬自身的优点,培养健康 心理状态,才能使自己的身心健康成长。

在中学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可以帮助同学们了解心理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术。课程分为两部分:心理卫生与健康理论部分和实际训练操作部分。前一部分为心理健康知识普及课,后一部分是在中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最为有效的方法。其实际训练活动操作内容包括角色扮演、相互询问、人际交往训练,掌握一些转移情绪、宣泄痛苦、发泄愤怒、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心的心理调节手段。防患于未然。

(二)设立心理咨询信箱或悄悄话热线信箱。

实践证明,热线信箱十分有利于与中学生进行交谈,这种方式对一些尚不善于进行面对面谈话的学生十分方便,而有些话又是碍于颜面的,所以信箱可省去害羞的忧虑,而且中学生又可以把自己的思考在信中组织得更为严密。这样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解决心理健康问题。

(三)设立心理服务室,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

由于学生们对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要求日益迫切,心理咨询服务室的建立也就势在必行。无论初中高中,城市乡村,中学生们已开始从拘束、害羞地进门到落落大方自然地进行心理咨询;从以试探性的心情谈话到充分倾吐心中之烦闷。时代的发展显示出,开展心理咨询与治疗服务已不仅仅是个别中学生的要求,而是一种时代的趋势了。

心理咨询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关键在于能建立起一种信任关系。信任关系是咨询取得成功的基础。只有在信任的基础上双方的情感与心理方面得以充分交流,如此才能达到心理转化的效果。有些情况下要进行心理治疗,因此心理咨询老师要有意识地和困于心理问题的同学建立起关心、尊重、了解和指导的关系,并依据问题的需要使用适当的心理治疗方法,减轻或消除学生的不适应的心理现象及行为,培养适应习惯,促进心理的健全发展。

(四)开展思想教育和法制教育,加大正面宣传教育。

引领青少年应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与实践,树立正确三观,不涉足周边非法经营场所,远离恐怖、低俗、迷信、色情文具、玩具、出版物。青少年应培养端正健康的生活情趣和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树立远大理想和顽强意志,才能阳光开朗积极向上,健康快乐成长。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当前教育面临的新课题、新任务。当前,国际上的各种竞争例如经济、科技、军事等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又赖于教育去培养,所以尽快造就具有良好心理素质和广泛适应能力的各种人才就成为教育改革和现代学校关注的中心课题。

而今,我国的中学生正处于新旧体制常常发生碰撞,许多问题不可能尽如人意和适时解决,各行各业的改革都步履艰难的背景下,受应试教育的驱使中学生被迫投入竞争,随着父母离异的、破损家庭的增多,以及社会环境的某些消极影响,造成了中学生的种种心理问题。面对中学生存在的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仅仅靠原有的教育教学与德育工作难于应付局面。为了改变学校单方教育的被动状态,社会、学校、家长应联合行动,真正维护青少年心理健康,助力他们茁壮成长。


五、中学生安全之网络安全教育指南

一:中学生上网好处 :
(一)、可以开阔视野
因特网是一个信息极其丰富的百科全书式的世界,信息量大,信息交流速度快,自由度强,实现了全球信息共享,中学生在网上可以随意获得自己的需求,在网上浏览世界,认识世界,了解世界最新的新闻信息,科技动态,极大地开阔了中学生的视野,给学习、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乐趣。
(二)、加强对外交流
网络创造了一个虚拟的新世界,在这个新世界里,每一名成员可以超越时空的制约,避免了人们直面交流时的摩擦与伤害,从而为人们情感需求的满足和信息获取提供了崭新的交流场所。中学生上网可以进一步扩展对外交流的时空领域,实现交流、交友的自由化。同时现在的中学生以独生子女为多,在家中比较孤独,从心理上说是最渴望能与人交往的。现实生活中的交往可能会给他们特别是内向性格的人带来压力,网络给了他们一个新的交往空间和相对宽松、平等的环境。
(三)、促进中学生个性化发展
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人的发展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因特网就提供了这个无限多样的发展机会的环境。中学生可以在网上找到自己发展方向,也可以得到发展的资源和动力。利用因特网就可以学习、研究乃至创新,这样的学习是最有效率的学习。网上可供学习的知识浩如烟海,这给中学生进行大跨度的联想和想象提供了十分广阔的领域,为创造性思维不断地输送养料,一些电脑游戏在一定程度上能强化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拓展当今中学生受教育的空间
因特网上的资源可以帮助中学生找到合适的学习材料,甚至是合适的学校和教师,这一点已经开始成为现实,如一些著名的网校。这里值得提出的是,有许多学习困难的学生,学电脑和做网页却一点也不叫苦,可见,他们的落后主要是由于其个性类型和能力倾向不适从某种教学模式。可以说,因特网为这些“差生”提供了一个发挥聪明才智的广阔天地。
科技发展史不断证明,科学技术像一把双刃剑,既有有益于人类发展的一面,也有危害人类利益的一面。网络作为信息社会的技术新生儿,也毫无例外地具有这种双面特征。同时由于中学生身心发展的不成熟性、网络的特殊性和网络发展的不完善性,我们在看到电脑网络对中学生有利一面的同时,更应该看到它的消极影响,并引起足够重视。
二:中学生上网的弊端
(一)、网络信息的丰富性易对中学生造成“信息污染”。
网络是一个信息的宝库,同时也是一个信息的垃圾场。网上各种信息良莠并存,真假难辨,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网上色情、反动等负面的信息屡见不鲜。同时,网络的互动性与平等性,又使得人们可以在一个绝对自由的环境下接收和传播信息。这些不良信息对于身体、心理都正处于发育期,是非辨别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选择能力都比较弱的中学生来说,难以抵挡不良信息的负面影响。个别网吧经营者更是抓住中学生这一特点,包庇、纵容、支持他们登陆色情、暴力网站,使他们沉迷于网上不能自拔。一些中学生也因此入不敷出,直至走上偷盗、抢劫、杀人的犯罪道路。
(二)、网络信息传播的任意性容易弱化中学生的道德意识。
丰富多彩的互联网信息极大地丰富了中学生的精神世界,但是由于信息传播的任意性,形形色色的思潮、观念也充斥其间,对于自我监控能力不强、极富好奇心的中学生具有极大的诱惑力,导致丧失道德规范。同时互联网上信息接受和传播的隐蔽性,使中学生在网络上极易放纵自己的行为,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做自己想做的事,忘却了社会责任。部分中学生并不认为“网上聊天时说谎是不道德的”,认为“在网上做什么都可以毫无顾忌”等,使得中学生 对自我行为的约束力大大减弱,网上不良行为逐渐增多。
(三)、网络的诱惑性造成中学生“网络上瘾”、“网络孤独”等症状。
网络到处都是新鲜的事物,而且在不断地增加着。因此对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的中学生有着无限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往往会导致中学生对网络的极度迷恋。男性中学生是网迷的主要人群,由于他们心理素质不强,自制能力相对较弱,所以成为网络性心理障碍的多发群体。他们因为将网络世界当作现实生活,脱离时代,与他人没有共同语言,从而表现为孤独不安、情绪低落、思维迟钝、自我评价降低等症状,严重的甚至有自杀意念和行为。医学上把这种症状叫作“互联网成瘾综合征”,简称IAD。
三、高度重视网络安全
1、正面宣传与引导;

2、青少年树立自我保护意识,不在互联网上乱交朋友,不轻易泄露个人信息或隐私,不轻信,不跟风,不盲从。

3、行为自控,时间有节制,上网有度。

4、浏览网页慎重选择,不受黄赌毒的侵袭和危害。

5、遵守法纪和社会公德,文明上网。

6、谨遵《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全社会都应针对青少年群体开展联合行动,为中学生开创干净清透健康的网络空间,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

总之,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中学生的网络安全教育是我们刻不容缓的一件大事,让我们协起手来共同教育好我们的孩子,让网络真正成为中学生朋友的良师益友!